搞懂「跳出率」和離開率差異!3分鐘學會ga13大指標 國際數位行銷協會 Moz Open Site Explorer Moz應該是SEO.... 後宮佳麗三千,到底皇上要如何選妃呢? PPC 廣告字詞也是一樣,想做的字詞上千上萬,如何選擇出對公司最有效益,而且是潛在目標客戶與網友們普遍查詢的字詞? 其實你可以搭配利用輔助工具,來幫助字詞的擬訂。 透過各種關鍵字工具所得出的數據,就能在規劃關鍵字清單時.... 搜尋公司相關產品或是公司名稱的時候,如果能夠跳出畫面右方紅框的資訊,對於商家絕對是大大加分! Google我的商家如何幫我帶來客戶? 訪客在完成轉換事件(如下單購買)之前,往往都會先經過查詢資訊、比較價格及考慮預算...等等行為,因此訪客並不會都在第一次造訪網站時就直接下訂單。 多管道程序報表會根據訪客每次造訪的來源觀察轉換,將成功轉換的功勞歸屬到正確的來源。 「離開頁面」則特別針對使用者最後瀏覽的頁面進行離開率計算。 初次造訪網站的使用者若是經由搜尋關鍵字進入網站觀看文章,通常有很高機率會從該文章頁面離開。 不妨可以試試置入適當的CTA(Call To Action)讓使用者查看更多站內資訊,或是運用再行銷廣告投放曾經造訪過網站的受眾。 訪客會透過很多管道進入網站,例如搜尋引擎或社群。 GA會分析訪客是從哪裡來、比例各佔了多少,讓使用者掌握每個流量管道的經營成效。 但是在買掃地機機器人之前,有些事情是我們必須先了解的,以免落差過大,期望落空。 你想把你家裡面的水冷扇變成冰風暴嗎? 如果我是奸商我就告訴你絕對沒問題甚至於比冷氣好。 最早接觸這類工具是 N 年前,有一些應該是代理商之類的,在社群積極地在賣課程賣工具。 去年部落格碰到一些大陸軟體公司不請自來邀稿寫業配文,讓我好奇是不是部落格出現在哪個分析工具的網站排行榜上面去了? 回頭再使用後,有一天周末下午突然決定來寫這個主題。 C 工具使用時沒有像前述 A、B 兩個工具的套路,不需要貢獻自己的網站 GA 或 GSC 數據讓報表看起來顯示得很準,別人的網站也可以看。 C 工具比較常被拿來跟 B 工具一起比較,兩者的功能比較相近,有一個搞笑的說法說只要老闆們搞數位行銷不再討論如何下廣告,而是在討論會用到 B 工具和 C 工具的場合,那就是廣告成效很差,廣告沒什麼效的時候。 「路徑長度」則依據使用者與網站的互動次數詳列出轉換數據,可藉此得知使用者通常需要經過幾次互動後才會完成轉換。 分別檢視1天、7天、14天及28天內,有至少超過一個工作階段的不重複使用者人數,可以用來初步觀察不同期間的網站流量表現。 所以現在為了在網頁流量出現相對劇烈變化時、能夠進一步研究是哪一個流量來源所致、進而了解可能原因並對症下藥或需要趁勝追擊,本來就不容網站管理員與經營團隊後知後覺。 seo 問工程師要怎樣偷看別人的網站概況,就像有人問財務會計人員,知不知道某某公司去年賺多少錢? 透過觀察 GA 的指標與維度,我們能夠猜測出訪客在網站中的瀏覽情形。 像是觀察到頁面有高跳出率,原因可能為內容不夠吸引人,或是資訊量已足夠完整,只須看一頁就夠;觀察到頁面瀏覽時間過短,也許是頁面資訊量太少,或是其他因素造成沒有閱讀完文章……這些指標與網站的使用者體驗 息息相關,可以透過觀察數據找出問題並調整。